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1章 (第1/2页)
并且在这里摸摸那里摸摸,致力于「爱新觉罗·禛禛」头顶着问题走来走去。 将这行为看在眼里胤禔如何不清楚他的意思,不由得在心里冷哼一声,便在众人的视线下给出答案: 【爱新觉罗·胤禔会落得削爵囚禁的结果,原因在于……】 第26章 【在太子被废后, 为确保对方不会再次崛起,便对着皇上建议:“愿意代皇阿玛行万难之事!”此乃其一!】 【推举八弟胤禩,担心皇上不相信胤禩的能力, 便以江湖术士之言表明胤禩有大贵之相。明显觊觎皇位的言论使得自己失去了皇上的信任。为其二!】 【最后, 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诅咒太子, 被确认事情属实后彻底得罪了皇上。】 说罢, 胤禔坦然自若的站在原地。没有去管他们的目光,也没有去管他们的表情和心情。 实在, 那都是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。 * 或许, 在他们的想法中, 此次答题者不是太子, 便是别的皇子阿哥,再不济就是哪位大臣。 他的存在,并没有考虑进去。说不得, 他们认为他是最不可能出声的。 无关乎他能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,而是它的提问对他来说有些尖锐。 圈禁、废太子、镇魇太子、提议杀太子都不是微小的事情,哪怕现在还没有发生,只是来自于不可捉摸的未来, 依然会产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反应。 而这样的反应不管好坏, 都会被他汗阿玛看在眼里, 作为某些事情的衡量标准。 等到最后,标准遇到激烈、不可调节的矛盾时, 就会成为燃烧一切的导火索, 直至崩塌, 变成新的燃料。 就如同水幕里展现的内容,‘太子’跟‘他’都算作燃料中的一员。但与太子不同的是,他似乎一直都是所谓的燃料。 胤禔清楚这样的想法很不美妙, 可画面里的影像都在向他陈述着这个事实,让他忽视不得。 那些朝臣似乎也是看出这点,便认为他不敢开口。 但是,他没有忘记,他是水幕里的「爱新觉罗·胤禔」,却又不是水幕里的「爱新觉罗·胤禔」。 他没有经历过水幕里的一切,谁又能说他就得承担水幕里的罪证呢? * 在场的朝臣自然是感受到胤禔的态度,也感受到他的情绪,但他们无法做到与之相同的反应,反而觉得对方行为太狠了。 太狠了。 他是怎么下得去手的 虽然他们清楚若想不被人借此利用,亲自开口永远是上上选,也属于正常的操作。 毕竟,被别人说出来,与自己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很不同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