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6章 (第1/2页)
那个煎熬的晚上,就像接力赛似的,老家的亲人一个个不断打来视频电话安慰和鼓励她,从两点到凌晨六点,天就快亮了,此时母亲又打来电话,说她已经买到了车票,正在别人的帮助下,准备转车去北京。 似乎是知道自己得救了,沈清难得的闭上眼睛,睡了一个安稳觉。 母亲的到来极大地宽慰了沈清的紧张,她有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一点但那些该死的躯体症状仍然在折磨她。母亲劝沈清暂时把工作辞掉,跟她回老家休养一段时间,等身体彻底好了再回北京上班。沈清同意了。 经过这段时间反复生病和跑医院,沈清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——她将生活与工作本末倒置了。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如果连基本的生活质量都无法保证,那工作还有什么意义? 请辞那天,王涛没有挽留。他认同沈清说的“工作只是人们迈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。” “坚持下去。”王涛拍着沈清的肩膀说,“等你好了,我这儿随时欢迎。” 收拾办公桌时,沈清同王男做了最后的告别,王男将她最喜欢的新水杯送给沈清,聊表纪念。只是没想到陈莉也会来送行,还拉着沈清的手说她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对手,并期待沈清早日回归,这样两人还可以继续较量。 沈清笑着答应,但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回来了。经此一病,她对工作、对人活着务必要出人头地的执念也淡了许多。 由于症状并没有因辞职和母亲的到来而消失,母亲再次陪着沈清去了医院。必须承认,看病就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消费,连着打车去了几趟医院,虽然也没检查出什么(这当然是好消息)可是做那些项目却用掉了沈清两个月的工资。 “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吗?可我是真的很难受,浑身无力,头晕目眩。”在另一家医院另一个医生的办公室里,沈清捂着砰砰乱跳的心口说。 “从心电图上看,你的确有点心率过快,不过这并不是心脏的问题。”医生看了看沈清,发现她气若游丝,“有看过精神科吗?怀疑你是焦虑症之类的。” “焦虑症?那是什么?” “一种心理疾病,我建议你去精神科做个检查,就在右手边。” 沈清跟母亲敲开精神科的门,医生听完沈清的症状描述,给了沈清两个表格让她填写,一份是焦虑症自测,一份是抑郁症自测,结果显示,她是中度焦虑和抑郁。 看着诊断报告,沈清满脸的不相信,“医生,这不可能吧,我怎么会得心理疾病?” “你别慌,现在这个病挺广泛的,很多在城市打拼的人都有并且越来越年轻化。”医生对着电脑输入沈清的就诊信息,“一般是工作压力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